核心信息 | 具体内容 |
工程名称 | 于都县2025年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(黄麟乡、段屋乡、宽田乡、葛坳乡、仙下乡) |
招标人 | 于都振堃建材有限公司 |
最高投标限价 | 7960836元 |
计划工期 | 总工期5个月,计划开工日期2025-12-23,计划交工日期2026-05-22 |
质量要求 | 标段工程交工验收质量评定合格;竣工验收质量评定合格 |
企业资质等级要求 | 1. 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、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和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;2. 具有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及以上资质 |
业绩最低要求 | 无 |
项目经理 | 1. Ⅱ类,1人;2. 具备工程师及以上职称、公路工程二级及以上注册建造师证;3. 持有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颁发的公路工程安全生产考核合格“B”类证书;4. 投标企业需提供投标截止日前6个月内不间断有效社保证明(可含开标当月社保),加盖投标单位公章及相关证书原件扫描件(工作单位变更不足六个月的,以证书中的变更时间为准);5. 无在岗项目(目前未在其他项目上任职,或虽在其他项目上任职但本项目中标后能够从该项目撤离);6. 开标当天须进行现场答辩 |
项目总工 | 1. Ⅱ类,1人;2. 具有公路工程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职称;3. 持有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颁发的公路工程安全生产考核合格“B”类证书;4. 投标企业需提供投标截止日前6个月内不间断有效社保证明(可含开标当月社保),加盖投标单位公章及相关证书原件扫描件(工作单位变更不足六个月的,以证书中的变更时间为准) |
其他管理和技术人员 | 无明确最低资格要求,需满足招标文件隐含的岗位适配要求 |
开标时间 | 投标截止时间(开标时间)为2025年12月08日09时30分(第一个信封(商务及技术文件)开标时间同投标截止时间;第二个信封(报价文件)开标时间在第一个信封(商务及技术文件)开标现场宣布) |
评标办法 | 合理低价法 |
投标保证金的金额 | 1. 普通投标人:150000元/标段;2. 信用等级为最高信用等级的投标人:75000元/标段 |
财务报表 | 无要求,无需提供近年财务状况表 |
答辩要求 | 拟派项目经理(注册建造师)须按答辩会要求到达开标现场进行笔试答辩,具体事项详见招标文件附件 |
工程概况 | 道路全长共16.471公里,涉及5条线路(C067线、CW21线、X813线、CU61线、CR21线),分布于于都县黄麟乡、段屋乡、宽田乡、葛坳乡、仙下乡境内;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路基修整、路面铺设(水泥混凝土面层、沥青混凝土面层等)、安全设施安装(挡土墙、波形护栏、橡胶减速带等) |
招标人联系人及电话 | 联系人:刘佩琦;电话:15083711359 |
招标代理机构 | 江西聚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|
招标代理机构联系人及电话 | 联系人:肖女士;电话:15079726668 |
关键问题应答要点
1.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措施
•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,停止相关作业,组织人员疏散,抢救受伤人员并拨打急救电话,同时向监理人、招标人及相关监管部门报告。
• 保护事故现场,排查事故原因,防止二次事故发生;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取证,按要求提交事故报告。
• 成立事故处理小组,落实整改措施,整改完成经核查合格后,方可恢复施工。
2. 整体施工组织设计思路及工期保障措施
• 施工组织设计思路:按“分区段、分线路”推进,先完成路基修整及安全设施基础施工,再集中开展路面铺设,最后进行收尾清理及验收准备;同步做好材料采购、设备调度、人员配置等统筹工作。
• 工期保障措施:制定关键线路进度计划,明确各节点完成时限;建立进度动态监测机制,每周召开进度协调会;预留10天弹性工期应对突发情况;优先保障关键工序资源供应,避免窝工。
3. 关键施工节点控制措施
• 路基施工节点:按线路分段同步推进,每段路基验收合格后立即移交路面施工,控制路基施工总工期不超过2个月。
• 路面铺设节点:水泥混凝土面层养护期严格按规范执行,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避开雨季,集中机械设备保障施工效率,控制路面施工总工期不超过2个月。
• 安全设施安装节点:与路面施工交叉作业,路面施工至50%时启动安全设施安装,确保整体工程同步完工。
4. 资源配置及高峰期应对方案
• 资源配置:根据各线路工程量及施工强度,配置足够的施工班组(每个线路至少1个专业班组)、压路机、摊铺机等机械设备(按最低配置标准上浮20%),材料实行“分批采购、定点储备”。
• 高峰期应对:提前与材料供应商签订应急供应协议,建立备用材料储备库;机械设备实行24小时轮班制,避免设备闲置;跨线路调配施工人员,优先保障关键线路施工需求。
5. 突发灾害应急处理流程和措施
• 应急流程:接到预警后立即停止户外作业,组织人员设备撤离至安全区域;灾害结束后,先排查现场安全隐患(如边坡稳定性、电路安全等),再评估工程损坏情况,制定修复方案。
• 具体措施:暴雨、山体滑坡/塌方:设置临时排水设施,对边坡采取沙袋加固、挂网喷浆等防护;停电:配备备用发电机保障关键工序施工;受损工程按“先抢修、后完善”原则恢复,同步报监理人及招标人确认。
6. 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保障技术要点
• 材料选用:选用符合规范的改性沥青(AC-16型号)及骨料,进场前进行马歇尔试验、针入度等指标检测,确保材料合格。
• 施工工艺:控制拌合温度(沥青加热温度150-170℃)及摊铺速度(2-4m/min);采用双钢轮压路机碾压,初压温度不低于130℃,复压4-6遍,终压至无轮迹;平整度采用3m直尺检测,偏差不超过3mm;抗滑性能通过控制骨料级配、增加构造深度实现(构造深度不小于0.55mm)。
7. 粉质土路基压实工艺及病害处理
• 压实工艺:选用重型振动压路机(吨位≥20t);压实前控制路基含水率在最佳含水率±2%范围内;采用“先轻后重、先慢后快”原则,初压1-2遍、复压4-5遍、终压1-2遍,压实度需达到95%以上。
• 弹簧土处理:挖除弹簧土区域土体,换填碎石或砂砾土等透水性材料,分层压实;对轻微弹簧土,可采用晾晒、掺石灰(掺量3%-5%)改良后再压实。
8. 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安装技术要求
• 技术要求:交通标识标牌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规范,高度、角度与道路线性适配,基础混凝土强度达标(C30以上),紧固螺栓防锈处理;标线施工前清理路面,采用热熔型涂料,厚度1.5-2.0mm,标线顺直度偏差不超过5mm/m;防护栏安装与道路中心线平行,拼接牢固,立柱垂直度偏差不超过3mm/m,与地面衔接紧密。
• 适配性保障:施工前复测道路线性数据,根据曲线半径、坡度调整标识标牌角度及防护栏弧度;标线施工采用激光导向仪控制顺直度,确保与道路走向一致。
9. 雨季和冬季施工组织及防护措施
• 雨季施工:制定雨季施工专项方案,提前完善排水系统(边沟、排水沟畅通);路基施工避开雨天,雨后晾晒至含水率合格再压实;路面施工覆盖防雨布,水泥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覆盖养护。
• 冬季施工:沥青混凝土施工避开低于5℃的天气,必要时采用加热骨料、保温运输等措施;路基压实避免冻土施工,对已压实路基覆盖保温材料;施工便道铺设防滑砂或撒融雪剂,机械设备加装防滑链。
10. 现场建设条件不满足施工图设计的处理流程
• 立即停止相关部位施工,现场拍照取证,向监理人及招标人提交书面报告,说明实际情况与设计的差异。
• 配合监理人、招标人及设计单位现场勘查,共同分析原因;按设计单位出具的变更设计文件调整施工方案,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变更施工。
• 变更涉及的工程量及费用调整,按招标文件变更估价原则执行,签订补充协议后再复工。
11. 交通管制、出行疏导和安全保障措施
• 交通管制:在施工路段两端设置警示标志(距施工点500m/1000m处),划分施工区域与通行区域(采用围挡隔离),设置专职交通疏导员。
• 出行疏导:提前通过媒体、村公告等发布施工绕行通知,规划临时绕行路线并设置指示标牌;高峰期(如早晚出行时段)增加疏导人员,避免交通拥堵。
• 安全保障:施工车辆按指定路线行驶,限速20km/h;夜间施工设置警示灯及反光标识;对施工区域周边群众进行安全宣传,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场地。

